山区气候条件独特,很多地方特别适宜中药材生长,是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理想场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山区适合种植什么药材吧!
01
甘草
甘草耐旱、耐寒、喜光,不仅在中药上用途广泛,还在保健品、调料、食品、化工原料上广泛使用。近年来,野生甘草禁止采挖,致使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很难搞到野生甘草,这个缺口必须要人工种植来补充。甘草生长23年采收,亩产600800公斤,亩用种子34公斤,目前市场价格为915元/公斤,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十分畅销,所以发展甘草前景充满希望。
02
黄芩
黄芩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有的地方将种子撒播于沙滩上,也有的地方撒播于山坡上,都种植成功了、见到了效益。黄芩多年生长亩产300350公斤,按一般价格1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是30003500元,其价格后市依然看涨。
03
沙苑子
沙苑子适宜种在干旱少雨的地区,其主根深长,不论荒山、荒地、沙漠、沙滩、草原及贫脊地都能生长,而水源条件好、肥沃的土地却生长不佳。优越性在于生长快,一年三季只要不上冻都能种植。干旱地区在雨季种上,几天就发芽生长,有顽强的抗逆性,一次种植连续生长5年,这5年内平均每年亩产药材120公斤。
沙苑子全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维生素,如果做为饲草放牧,不用喂料可使牛羊膘肥体壮,并且不得病,这对畜牧业的发展也会有促进作用。如果在平原种植亩用种15公斤,如果在山区撒播可用2公斤,如果做牧草可用3公斤,要因地制宜,达到高产高效。
04
大叶蒲公英
大叶蒲公英抗逆性能强,在临床上对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烧、胃炎、肝炎等有一定作用,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是不可缺少的常用中药材。大叶蒲公英不仅是中药材,鲜嫩时又是可口的蔬菜。如果在保护地种植,一年可割67茬,每亩出鲜菜72008000公斤,并能持续34年,这是一个好项目,如果市场发展起来,可以积极供应特色蔬菜,让人们饱尝口福,并在吃菜中清热解毒、身体健康。
05
射干
射干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都能生长,不仅是一味名贵的中药,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卉。种植射干不占好地,荒山、荒坡、荒地、草原、沙滩都能生长,抗旱抗寒能力很强,只要苗出来了,就会很顽强的生存下去,并且越长越旺。射干上冻前种植当年不出苗,待第二年春天出苗,如果春夏播在3月20日至6月20日都可,其种植时间是很长的。生长23年采收,亩产干货200250公斤,亩用种子56公斤,现市场销售价是1631元/公斤,并呈上涨之势。
06
旱半夏
旱半夏喜荫蔽环境,在1012月和25月份种植,当年收获。实验表明,旱半夏一般亩产量为150200公斤,亩效益为6000元以上,若是土质肥沃,管理得当,亩产量可达250公斤以上,效益更加可观。旱半夏田间能套做玉米、高粱等高秸作物,也可套种于果树林下,立体种植,效益更佳。其种苗价格上涨价高,旱半夏亩用种量较大,约3550公斤,种植成本高让药农可望不可及,一般都不敢大面积发展,只是小规模种植,自己培养种苗后再扩大。
07
远志
远志为常规大宗药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多年来畅销并缺货。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越挖越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家种远志面积不大,致使各地市场纷纷涨价,敞开收购。远志不怕严寒、干旱,山区、平原、草原都可以种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生长23年采收,在实地操作中密植比稀植产量高,人们常说“稀的强不如密的长多”,这句话用在这里十分明显。其亩用种子225公斤,亩产150250公斤,亩效益是十分理想的。
08
板蓝根
板兰根在全国范围内都可种植,并易种、易出、易管理。在盐碱地种植生长良好,并有改善盐碱的功能。亩用种子3公斤,亩产300350公斤。叶叫大青叶,亩产150200公斤。市场价格板兰根68元/公斤,大青叶253元/公斤,亩收益16003000元。
09
桔梗
多年来野生桔梗一直货紧价扬,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货源稀疏,家种桔梗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新货上市量不多,而使用量却有增无减,价格稳定在1014元/公斤,后市依然有上升势头。在东北地区,人们对桔梗菜情有独钟,都很喜欢吃,因为吃过后有感觉良好,有消炎排毒的作用。
10
瓜娄
瓜娄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山坡、丘陵、草原、坡地、房前房后和空闲地,适应性很强。近年来,瓜娄价格一直高昂并紧缺,瓜娄仁价格也不断上浮,究其原因是过去瓜娄仁一直作药用,食用者很少,而现在,瓜娄仁作为保健品用量大增,还有南方各省经加工后做瓜子食用。秋末果发黄后采收亩产150200公斤。在市场上,全瓜娄是1415元/公斤,瓜娄仁2830元/公斤,瓜娄皮是1213元/公斤,经济效益是很不错的。
11
黄芪
黄芪喜欢沙质或半沙质土壤,粘土地次之。苗小时需要水分多些,长大后需水分较少,为半旱田作物。属于喜光植物,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长不良。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品种,并大量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黄芪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中药材,也是新兴的保健品之一。在东北及内蒙地区生长2年采收,其它地区1年或2年都可,亩产300400公斤,市场价格根据不同规格是813元/公斤。如果绿化荒山亩用种子2公斤,可以长期发展下去。
12
知母
知母不论荒山、荒坡、荒原、草原、沙滩、林间、丘陵、坡地都能生长,适应多种环境,并郁郁葱葱,是封山绿化和改造水土流失的一个好品种。知母根系发达,固沙固土能力很强,而且抗旱抗涝抗严寒。家种知母23年采收一次,亩产400700公斤,价格1015元/公斤,并呈上升之势。知母分春夏秋播种,以春季为主,亩用种子34公斤,山区或林间撒播用45公斤。
13
生地
生地原野生于全国各地的山区、丘岭、平原,对气候要求不严,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生长良好,适宜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半旱田作物。有试验发现,不论在哪个地区,只要马铃薯生长的好,块大产量高,那么生地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各地可根据不同情况发展起来,产值要比土豆的效益高得多,一般亩产干货500600公斤左右,多年来畅销不衰。生地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用量很大,为常用中药材和保健品。
14
红花
红花目前在全国各地都可栽培,喜欢凉爽、干燥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都可生长。红花很容易种植,与种玉米、大豆、高粱的方式一样,出苗快,没有病虫害,管理简单,采摘方便,生长时间短。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品种,受供求关系影响,红花价格已从原来的3540元/公斤上涨到目前的6070元/公斤,好货价格在70元/公斤以上,涨幅达100%,走动十分紧俏。由于近几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而需求量有增无减,其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
15
徐长卿
徐长卿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面积很小,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即使在北国的茫茫林海雪原,也能年复一年的生长、不会冻死。亩用种子253公斤,亩产根和全草300350公斤,市场价格茎叶1112元/公斤,根2026元/公斤,亩收益是很不错的。如果是沟坡可以撒播,长期生长,每年只割茎叶,留着根部固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6
决明子
决明子不占好地,耐旱耐涝,适应性很强,没有病虫害,在人少地多的地方是一个好项目,亩用种子34公斤,投资不大。亩产250300公斤。在药材市场上稳定在45元/公斤,畅销于市。
17
薏米
薏米在全国各地都能种植,喜欢湿润、温暖、向阳的条件,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品种,在粮食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药食两用,还制成保健品投放各地市场,效果很是理想。在春天种植,亩用种子5公斤,以中早熟品种为好,晚熟品种产量不高,已不被采纳使用。种植方法与种花生一样,如果大面积种植,可以用机械播种,与种大田玉米一样。易种易出易管理,几乎没有病虫害。秋末成熟后,打下种子晒干即为成品,亩产350400公斤,经加工后是67元/公斤。
18
防风
防风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药材,多年来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在非典时期曾一度缺货造成价格暴涨达120元/公斤。在临床上由于其疗效显著,用量不断增加并且还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等。防风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所产的货,品质优良,药效充足,在全国各地药材市场首屈一指,占据着老大之位。亩用种253公斤,生长23年采收,亩产250350公斤,现市场价格是3035元/公斤。
19
北沙参
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药材,用量以万吨计,多年来这个品种都大批出口,换取大量外汇。北沙参喜欢沙质或半沙质土壤,肥沃的土地使它的产量能明显提高,而贫瘠的条件产量却明显下降,所以这个品种需要多肥,而下半季要水分少些好。亩产350450公斤,价格2633元/公斤。
20
紫草
紫草多年来价格稳定,并畅销全国中药材市场,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但东北及内蒙地区产的紫草在市场上倍受青睐。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没有病虫害,生长一年或二年都可采收,挖出根部晒干即为成品。紫草亩用种225公斤,撒播253公斤,亩产200250公斤,市场价格是2832元/公斤。
本文所注各类药材价格并非定价,有些药材价格波动较大,以上仅供参考,建议有种植意向的朋友提前做好市场调查,谨慎投资
种什么农作物利润高、成本低、稳赚不赔?原因是什么呢?
在农村,有人说种地不赚钱,本人认为这不要以点概面。农村种粮食和油料作物是不赚钱的,这是客观事实,应该承认。但是你种过水果没有,如葡萄、苹果、棃子等等;你种过大棚蔬菜没有,如西红柿、辣椒、黄爪等等;你种植过特色产品没有,如香菇、香椿、香料等等;你种过中药材没有,如天麻、灵芝、茯苓等等。告诉你,这些你没有种过的朋友,可以选择一种适合本地种植的蔬菜水果和中药材试试,一亩地每年不达一万元的纯收入,也有好几千元的经济效益。这不是忽悠人的事情,是各地有鲜活的人和事,可以实地参观考察的项目。建议,找不到生财门路的农村人,多关心一下当地的新闻媒体报道,可以就近去亲眼看看,眼看为实,去学习学习取取经,一定会找到自己生财的事情。告诉你,“树挪死,人挪活”,就是这个道理!~~
我老家是大别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杂木充足,本地就有许许多多的村民,利用这些森林资源,靠山吃山,都已经发财致富了,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如石头咀镇叶家山村,是一个处于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过去村民大多外出打工,一年下来,只挣3~4万元收入。现在,这个几十户的小山村,每户平均年收入不下10万元,最多的农户每年经济收入高达300多万元。现在在外打工的人年收入不上5万元的,都回家来挣钱。他们主要就是种植天麻和茯苓,有少数的种香菇木耳,每个劳动力一年纯收入不达10万元的非常少,都在10万以上。
这里的村民承包的土地,不种粮食,全部种植天麻茯苓,有的农户连菜园都拿出来种天麻茯苓。他们的土地每亩年纯收入都超过了万元,没有超过的少之又少。这个小山村,人们每年春季忙着播种天麻,夏季忙着培育菌材和管理,一到秋季就开始收获天麻和茯苓,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高兴的时候,吸引着外地的小商贩来收购货物,一入冬季,都在自己承包的山林轮伐无用处的杂木,做天麻和茯苓菌材。他们一年四季村子里没有闲人,都忙忙碌碌地种植天麻和茯苓。他们什么都不干,只种这几种菌类经济作物,就靠这些东西吃饭。这个地方,虽然是高海拔的大山区小山村,现在,在外打工的人,在外达不到家里人的收入的人,全部回村种天麻,一度寂寞空心化的小山村,现在可热闹起来,连有些大学生毕业后,都愿意回家种天麻。他们家家户户都是盖的小别墅,每家最少都有小汽车和运输的小货车,家家户户都有城市人家的电器化家俱,比城市人家生活还要舒服。
想要大规模种植黄芩,黄芩的市场价格怎么样?
我家是种了一辈子地的庄户人,说实话,既要利润高、成本低,还要稳赚不赔,这样的农作物基本没有。农村种植业很多都是风险与利润并存,再说,种地哪来的稳赚不赔?人祸可以免,天灾不可免,万一遇到“受灾年”,赔本就是铁定的事实,根本谈不上稳赚不赔。我这里属于大西北河西走廊地区,当地农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胡麻、土豆、黄豆、青稞等等。这几样农作物当中,没有一样符合利润高、成本低、稳赚不赔这3个条件。
像我家有18亩土地,以前一直种植小麦。种小麦的成本并不低,种子、肥料、浇水、犁地费、平地费、收割费等等都需要花钱,到夏末秋初庄稼成熟,一算种植小麦的纯利润,每亩地也就仅有500~600元,这还是在较好的年景才能做到,如若遇到灾年,别说赚钱,成本都不够。这样看来,并没有哪种农作物可以做到利润高、成本低、稳赚不赔,但是相对来说的确有一些农作物的利润还不错。接下来,我就结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给大家盘点下我认为利润较好、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三种农作物。
一、种植塑料大棚蔬菜
我们这里有人专门从事塑料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只要勤劳、肯吃苦,利润还可以。只是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较高,听说一座塑料大棚最少也得20来万,不是一般农村家庭所能承受的。一座塑料大棚每年产生的纯利润能有6~7万元,正常情况3年能回本。再者现在市面上蔬菜的价格普遍高,赔钱概率比较小。
二、种植紫花苜蓿牧草
牧草也可以算作农作物的一种,尤其是是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的紫花苜蓿牧草,近几年成为了养殖市场的“新宠”。初期种植一亩紫花苜蓿的成本大概在500元左右,等第二年之后,一年可收割3~4茬,亩产鲜草高达5000公斤,晒成干草也有1500公斤左右。一吨紫花苜蓿干草的市场价格为1800~2300元,以此可以推算出:种植一亩紫花苜蓿的纯利润起码在2000元以上。利润高、成本低,现在发展养殖业又是普遍现象,因此种植紫花苜蓿牧草基本不会赔钱。
三、种植常见的中药材
其实农村种植中药材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种植党参、黄芪、甘草、当归、板蓝根等中药材,能为农民朋友到来不错的收入。我妹夫老家在定西渭源,他们那里是有名的中药材之乡,当地农民通过种植中药材,绝大部分人不仅做到了脱贫致富,而且很多人家都盖了新房子,有些农户还买了小汽车。
写在最后
总之,在农村并没有绝对化的利润高、成本低、稳赚不赔的农作物,我们只能和种植的普通农作物做对比。从中挑选出几样相对利润较高、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农作物。我上面说的塑料大棚蔬菜、紫花苜蓿牧草、常见的中药材,虽然并不能保证稳赚不赔,但起码比种植小麦、玉米等普通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强很多。
20亩种植药材亩多少利润
红参是经过加工的人参对人参栽培的估计不如去年黄疸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市场价格是多少,好像很好。元/斤产品名称及规格报价,只要有一定的规模,绝对是好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了。黄鳝经常盲目使用,民间流传着经常喝黄鳝汤,预防疾病的健康管理的说法,这意味着黄鳝具有良好的防疫保健作用。黄颡鱼种植前景及市长/市场价格分析黄芪又名棉蚜、血参、白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具有免疫力、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压力、降血压、抗菌作用。随着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家庭发展成了规模。
黄芪市场略有波动这个时期黄芪价格不高,民众加工者经营者对黄芪的关注度不高。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山西,甘肃生产地刚刚开始开发品种。出现价格高峰,价格略有上涨,但市场仍然低迷。价格达到顶峰,主要受非典影响,但市场只上涨了两个月。在这个时期,甘肃产区以黄芪品种好、易管理、易收获的优势积极扩大黄芪种植,逐渐成为黄芪最重要的产地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黄疸的认可提高了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价格上涨。随着医药市场的良好环境,黄基市场开始崛起,但由于黄基苗木不足,黄基种植规模未能跟上市长/市场发展趋势。黄基扩大种植面积不大,往年累计库存不充足,黄基市场达到最高点。受高价格和利润的影响,甘肃省大力发展国产品种,利用当地黄旗产量占全国黄旗产量90%的优势,掌握了此后影响黄旗市长/市场动向的最大发言权。
黄旗市场有好恶没有出现预想的好行情。市场价格以20韩元/公斤左右的小幅波动,以稳定的姿态站在市场上。很少商家在山区和活动中购买商品,偶尔也会有少量的商品转转。市场和产地依然宽裕,市场稳定。商业机会不足。黄疸一直是这样的平民。什么时候才能像唐三高富帅一样?现在即使成为屌丝,至少已经辉煌了。
根据不同药材的价格和投入成本的不同,20亩种植药材的利润也不相同。假设20亩种植的是甘草,其种植成本约为每亩8000元,收购价格在每公斤200-300元不等,一般每公斤收成约为15公斤,那么20亩甘草的总利润约为2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