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种芽菜生产应用的栽培基质必须具有洁净、无毒、质轻、吸水持水能力较强、透气性好、pH值适当、使用后其残留物易于处理等特点。目前生产上经常使用的适宜栽培基质有纸张(包括新闻纸、纸巾纸、各种包装用纸等)、白棉布、无纺布、泡沫塑料片以及珍珠岩等。以纸张作栽培基质,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其残留物容易处理,主要用于种粒较大的豌豆、蕹菜、赤豆、荞麦、萝卜等种芽菜栽培,是当前生产上使用最为普遍、用量最大的基质。以白棉布作栽培基质,吸水持水能力较强,便于带根采收,但成本较高,虽可重复使用却带来了很多不便(处理残根、清洁消毒等),故一般仅用于产值较高的小粒种子如香椿、苜蓿等种芽菜的生产。以无纺布作为基质其效果类似于棉布,但一次性使用成本较高。以泡沫塑料片(3~5毫米厚)作为基质,其吸水持水和通气性能优于纸张和布,但成本也偏高,仅用于苜蓿等种子极细小的种芽菜生产。近年,多有采用珍珠岩(在纸床上再铺垫1~15厘米厚的珍珠岩)作为栽培基质,尤其适用于种子发芽期较长的香椿等种芽菜的生产。市售的珍珠岩是一种火山硅酸岩在1200℃高温下烧制、膨化而成的产品,其中含二氧化硅(SiO2)74%、三氧化二铝(AlO3)113%、三氧化二铁(Fe2O3)2%、氧化钙(CaO)3%、锰(Mn)2%、氧化钠(Na2O)5%、钾(K)23%,其pH为7~72、粒径为15~6毫米、孔隙度约97%,容重为每立方厘米0193~0064克,空气容量为204%~577%,吸水量为156~250克/100克,可利用水为42%~429%。生产者在采购时应注意选用粒径中等(不呈粉面状)、氧化钠含量不超过5%、颜色洁白的珍珠岩作为种芽菜栽培基质。
无土栽培基质选用的标准是什么?
兰花的栽培基质(也称栽培土)要求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栽培中常常选用多种材料配制。用于单独栽培或按一定比例配制来栽培兰花的材料有:天然腐叶土(采自山上林下)、人工堆制的腐叶土、竹根泥、山泥、泥炭土、瓦沟泥、茅草渣、树皮、水苔、蕨根、塘泥、甘蔗渣、朽木、木屑、树叶、火山石、砖瓦碎片、塑料小块等。配制或单一使用的栽培材料,要配以相应的水肥,才能使兰株生长良好。
马桑菌种植技术
无土栽培基质的作用是代替土壤将花卉植株固定在容器内,并能将营养液和水保持住供花卉生长发育需要。因此宜选用具有保水性能好,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不含有害物质、清洁卫生并具有一定强度的物质。目前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主要:
(1)水。水质直接影响无土栽培的成败,因此要选用洁净的水,不能用含氯化钠和污染的水。
(2)蛭石。为云母类矿物,质地轻而多孔隙,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及一定的持水力,并含有可供花卉吸收利用的镁、钾等元素。
(3)珍珠岩。为含硅质矿物,性质稳定、坚固、质地轻、清洁无菌,具有良好的排水和通气性,但保水、保肥性稍差,宜将它与蛭石1∶1混合使用。
(4)泡沫塑料。质地很轻,同时在单位体积内可容纳大量水分。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常与沙子等混合使用。
(5)玻璃纤维。清洁卫生,吸水性强,能贮存大量空气,长期使用不腐烂,并能支持植物的根使之不倒伏。
长期使用无土栽培基质,特别是连作,常易引起病菌滋生,为害花苗。因此每次栽培后都要注意进行消毒处理。可用1%浓度的漂白粉液浇在基质上浸泡约3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以消除氯,其杀菌效果良好,经过消毒后的基质可重新使用。
无土栽培有分几种基质?
种植马桑菌时,需要使用木屑、麸皮、米糠、蔗糖和生石灰混合配制成栽培基质,再对其进行高温灭菌,并放入到塑料袋中,然后把塑料袋摆放至塑料棚里,最后即可将马桑菌的菌种接种至栽培基质上,促进其旺盛生长。
马桑菌怎么种植
1、栽培基质
马桑菌适宜生长在富含丰富腐殖质的栽培基质中,种植马桑菌时,需要使用蔗糖、生石灰、米糠、麸皮、木屑等物质混合配制成栽培基质,再往栽培基质中泼洒水分,使其湿度保持在60-65%之间,维持马桑菌正常生长。
2、搭建大棚
养殖马桑菌时,需要在地势平坦且背风向阳的地方搭建大棚,再往大棚里喷洒高锰酸钾溶液,消灭空气中的病菌,而且要将栽培基质放入到100度的蒸锅中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将其制作成菌棒,并放入到塑料袋里,最后把塑料袋摆放至大棚内。
3、接种处理
养殖马桑菌时,需要选择长势良好且健壮无病害的菌丝,再将其接种至栽培基质中,而且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6度之间,促进马桑菌旺盛生长,并且在马桑菌的菌丝长满80%后,要打开大棚内的窗户,为其进行透气。
4、移栽方法
移栽马桑菌时,需要在植株出菇后,将菌棒从塑料袋中取出,再把其摆放至树木、果林等植物下方,可以按照7-10厘米的间距进行摆放,而且要在菌棒中间安装洒水装置,并且要每天早晚向马桑菌喷洒水雾,使其旺盛生长。
有机基质培的优缺点如何改进
无土栽培基质的作用主要是固定植株,并对肥水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能够给植物提供合理的水、肥。对无土栽培基质的要求是安全卫生;重量轻、结构好,克服土壤黏重、搬运困难的缺点;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目前,无土栽培基质主要有液体基质和固体基质。液体基质包括水、雾。固体基质包括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和混合基质,其中无机基质中有颗粒状(沙、砾、陶粒)、泡沫状(浮石、火山熔岩)、纤维状(岩棉)和其他(珍珠岩、蛭石、硅胶)四种类型基质。有机基质有天然基质(泥炭、锯末、树皮、稻壳)和合成基质(聚苯乙烯、环氧树脂)两种类型。盆栽养护花卉适宜无机基质与有机基质相混合的栽培基质。
一、优点:
1、操作管理简单。
一般的无土栽培需要配制营养液,在作物生长期间需维持各种营养元素的浓度和比例以及测定pH值和EC值,技术难度比较大,不易为一般的种植者掌握。而有机基质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基质以及有机肥中营养元素齐全,微量元素丰富,大大简化了营养管理过程。
2、设备简便投资少。
一般的无土栽培例如水培需要钢架大棚,种植设施、营养液、循环系统、定植板水泵等,这些设备的构建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有机质栽培只需要简易的塑料大棚,定植槽以及有机基质即可,成本远远少于一般的无土栽培。同时使用的有机基质可以重复利用,并且能够达到与新机质同样的效果。
3、对环境的污染少。
传统栽培中常有约20%的营养液排到系统外, 排出液中高浓度盐会污染环境。如岩棉栽培系统排出液中硝酸盐的含量高达212mg/L,对地下水有严重污染,而有机基质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排出液中硝酸盐的含量仅1~4mg/L,对环境无污染。
4、避免土壤连作障碍。
相较于一般的设施栽培需要土壤,存在连作障碍和严重的土传病害,有机基质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不用土壤,而用少量的有机基质基质,可以避免土壤连作障碍。同时基质重复利用时,因基质量少、质地轻,易于消毒处理以及更换所以可有效实施作物轮作。
5、适宜生产绿色。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基质和肥料,均以有机物料机质为主,所用有机肥经高温和厌氧发酵处理后,不会出现过多有害无机盐类危害和各种病原菌。有机基质栽培基质过程中没有无使用机物和化学肥料,没有硝态氮肥,同时病虫害较少,很少使用农药。
二、缺点:
1、单一有机基质的理化性质变化大,稳定性也较差,对植株的生长和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每次使用的基质养分含量以及各种理化性质不能保持一致例如:氮磷钾的含量、含水量、持水量、pH、颗粒大小以及颜色等。
2、使用一些堆肥和城市垃圾肥时,要进行堆沤,期间有可能释放出一些对植物生长的有害物质。这些性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3、植物对有机营养的吸收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很清楚,要使得有机基质栽培过程达到精确控制难度很大。另外我国的基质生产工艺还没有达到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很难使有机基质栽培进入细微化生产。
三、改进:
单一有机基质其理化特性很难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同时也没有一种机质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植物生长,但是不同有机基质的复混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有机基质的多功能化:适应不同的设施档次、不同地域、不同的植物以及成本低、材料来源广将成为有机基质的发展趋势。
扩展资料:
有机基质培养的发展背景:
我国土地资源可概括为如下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 地区分布不平衡,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利用情况复杂,土地沙化和水上流失严重;土地承载力低,后备资源的潜力不容乐观。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化肥的长期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减少和土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其功能降低。因此有机肥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了必然。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作物的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通过有机基质栽培是提高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无土栽培中,有机基质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