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整地
种植芦笋要选地势高、方便排水的地块。选好地之后需整地处理,每亩地施加6000斤的农家肥作基肥,提高土壤肥力。还要耕地一次,保证地块松软、肥沃。地块整平后起垄、垄宽12-14米之间。
二、种植方法
当芦笋小苗长到30厘米高时就可进行种植,要很好的控制种植密度。先挖深30厘米,宽30到40厘米的沟,沟内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然后撒入10厘米厚的土壤,将芦笋苗直接放入穴内,株距按照30到40厘米进行,每个穴内放一株芦笋小苗就行,及时覆盖土壤,并浇灌透水,让芦笋小苗和土壤更紧密的结合,若环境适宜,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生长,基本都可成活。
三、后期管理
芦笋小苗在生长期间要加强管理,生长期可追肥,能促使更旺盛的生长。还要注意清除杂草,及时将地块中的杂草清理干净,避免争夺养分。它在生长期间容易感染病虫害,常见锈病、褐斑病、根腐病以及介壳虫等,一旦发现要及时喷洒药物救治。
芦笋的繁殖法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
1、分株繁殖
是通过优良丰产的种株,掘出根株,分割地下茎后,栽于大田。其优点是,植株间的性状一致、整齐,但费力费 时,运输不便,定植后的长势弱,产量低,寿命短。一般只作良种繁育栽培。
2、种子繁殖
便于调运,繁殖系数大,长势强,产量高,寿命长。生产上多采用此法繁殖。种子繁殖有直播和育苗之分。
3、直播栽培
有植株生长势强,株丛生长发育快,成园早,始产早,初年产量高的优点。但有出苗率低,用种量大,苗期管理困难,易滋生杂草,土地利用不经济,成本高,根株分布浅,植株容易倒伏,经济寿命不长的缺点。因此,除土地多,气候温暖,芦笋生育期长的地方采用外,通常不大应用。但自70年代以来,由于地膜覆盖技术和除草剂的普及,解决了出苗率低和杂草滋生的问题,应用逐渐增多。
芦笋怎么种植
芦笋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那种植芦笋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芦笋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芦笋的方法
播种方法
一、栽培季节、播种期:芦笋多春播,也可秋播。春播2~4月,4~6月定植,翌年春季开始采笋;秋播8~9月,10~11月定植,翌年秋季采笋。芦笋播种期可根据茬口和育苗条件,由定植期向前推60~80天。
二、育苗地:选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或沙质壤土,具有浇水、排水条件,环境空旷通风,由于芦笋与葱蒜类同为百合科作物,为减少病虫害,前茬作物是葱蒜类的地块不宜作芦笋育苗或栽培地。
三、育苗方法及苗床:主要有日光温室育苗、塑料小拱棚育苗、阳畦育苗、露地育苗等。提倡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时,伤根少,成活率高。
管理方法
1温度:芦笋发芽适宜温度为25℃~28℃,小拱棚或阳畦育苗白天温度应在25℃~28℃、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5℃,最低不低于8℃,最高不超30℃,超过30℃,及时放风。并逐渐加大通风炼苗,使其适应外界环境。当幼苗地上茎3条以上时,即可定植。
2水肥:出苗前,苗床土保持湿润,否则应及时浇水,出苗后幼苗根系弱小,旱时及时浇水。当苗高约10cm时,可随水浇施一次稀薄有机液肥,如充分腐熟人粪尿或沼液,也可随水施尿素及氯化钾等,苗期追肥2~3次,使苗在生长后期能充分积累同化养分培育壮苗。
3中耕锄草:出苗后,立即揭除地膜。撒播齐苗后要疏苗,保持苗距7~10cm育苗期间要勤锄草,及时中耕松土。适当培土,使鳞芽发育粗壮,防止苗株倒伏。当幼苗达定植苗标准时即可定植。定植标准:芦笋苗约高03m,有3根以上的地上茎及地下贮藏根5条以上。
芦笋种植管理技术
一、当年定植的笋田:在9月上旬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4000公斤。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30-50公斤,或芦笋专用肥40公斤。结合锄草,填平定植沟及时浇水,促进秋茎生长。
二、二年生以上的笋田:绿芦笋停止采收后,及时清除病、黄、枯、老茎对秋茎的生长有很大的益处。白芦笋一般在6月下旬采收结束后任其自然生长,这种作法对来年芦笋产量的提高影响很大。白芦笋应抓好秋季管理,和绿芦笋秋季管理一样做好清除病、老、枯、黄茎的工作。无论是白芦笋还是绿芦笋,秋季要留足6-9根直径1-12厘米的母茎,并要打顶、控高,高度掌握在13-15米。注意打桩、拉绳,防止母茎倒伏。
二年生以上的笋田,一般秋发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公斤以上或芦笋专用肥50公斤。
三、后期田间管理:在施肥过程当中应当注意氮、磷、钾的配比和肥料施入后及时进行中耕。每年在8月底9月上旬芦笋会出现第二次病、虫害发生高峰。在秋季留母茎期间,每亩应喷施7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加20%速灭杀丁、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连喷两次,可防治芦笋的茎枯病、褐斑病等病害,以及菜青虫、负泥虫等虫害。
芦笋种植市场前景
芦笋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国际癌症病友协会研究认为,芦笋可以使细胞生长正常化,具有防止癌细胞扩散的功能。辅助治疗肿瘤疾患时应保证每天食用才能有效。芦笋已成为保健蔬菜之一,这是它能在世界上大面积种植,畅销不衰的重要原因。
芦笋有鲜美芳香的风味,膳食纤维柔软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著名的芦笋菜肴有“鲜菇龙须”、“素炒芦笋”、“虾仁芦笋”、“芦笋溜肉片”、“芦笋煎鸡蛋”、“糖醋芦笋片”、“芦笋烧干贝”、“芦笋鲍鱼汤”。
芦笋种植方法芦笋栽培技术,附种植时间
芦笋栽培技术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芦笋既耐寒,又耐热,无论寒带、热带都能生长,但以无霜期长,又有明显冬季的区域,最能获得高产优质。嫩茎质量最佳的温度为15至17℃,幼茎生长最快温度为20至30℃。芦笋颇能耐旱,不耐湿。雨水多,土壤渍水,空气湿度大,根易发病。水分供应不足,对植株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芦笋需要疏松透气、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宜于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pH以6至67为最适。芦笋虽喜光,但对光照强度要求不高,光饱和点为4万勒克斯。
培苗
在早春植苗,小苗定植,一年内就可养成根株,翌年即开始采收。因此,应尽量争取早播,早定植,达到当年养好株丛。为此,宜于2月中、下旬采取塑料棚覆盖下播种植苗,最好直接播于营养钵中,播种前先将种子浸种催芽,在出苗前应注意保温、保湿,出苗后注意通风,当苗高10厘米,结合浇水施腐熟稀肥一次,断霜后揭膜炼苗,使其逐步适应大田环境。
露地培苗时期应根据种子发芽对温度条件的要求,苗株生长规律及各地生态条件,培苗方法的不同而异。应避开夏季高温多雨季节。
整地与定植
芦笋为多年生植物,对栽培地要求高,一定要深耕,并施大量有机肥,一般每公顷应撒施45 000至60 000千克腐熟堆厩肥,耕翻入土;然后于作畦后的畦中间挖宽50至60厘米,深30至40厘米的定植沟,内施腐熟的堆厩肥3000千克,拌入细土,踩实后撒上细土,施复合肥600千克,肥上再覆土至距畦表17厘米。畦的宽度以栽培目的而异,白芦笋要培土,畦宽180厘米,绿芦笋畦宽150厘米左右为宜。
当苗龄达60至80天,株高25厘米以上,茎数3支以上,即可定植。大棚培苗,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若行露地培苗,应于6月上旬定植。白笋行株距为18米X30至40厘米,绿笋行株距为15米X30至40厘米,定植时,使地下茎上的鳞芽群顺沟朝同一方向(一般朝南),排成一条直线,使根系充分展开,覆土5厘米,浇稳苗水,以后覆水2至3次;待成活长出新的地上茎后,再分次覆土,填没定植沟。
定植
当年的田间管理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经常保持土壤疏松,做好开沟排水,及时覆土2至3次,做成小高垄。春季幼茎高达10厘米时,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尿素225至300千克,以后每隔20至30天追施薄肥1次,8月中旬要重施一次秋发肥,每公顷施复合肥450千克,越冬前浇1次水,同时要注意清园。
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芦笋高产的关键,采白笋应在早晚各1次,当培土垄的表面出现龟裂或有湿润圈为嫩茎将伸长的标志,随即用手扒开表土,露出嫩茎的头部,割取,一般留茬2至3厘米;采收绿笋应在嫩茎顶端包裹的鳞片未散开,呈毛笔头状时采割。采后要封穴踏实,以免茎弯曲影响质量。采后割除母茎,做好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清园等工作。
1、处理种子:先浸种,随后捞出种子并拌好细沙,接着放入容器中并盖上湿毛巾进行催芽,当种子露白后就可以播种。2、育苗:准备好营养钵并将营养土配制好,随后把种子播种在营养钵中,每钵播种1粒,覆土后再浇水。3、定植:定植前先进行通风炼苗,随后选地施肥并作垄,接着挖出定植沟,然后定植笋苗并覆土浇水。
一、芦笋种植方法芦笋栽培技术
1、处理种子
(1)先将种子用温水(25-30°C)浸泡3-5天,每天需要换水1-2次,当种子吸足水分之后再捞出来。
(2)把种子放进容器中并拌入细沙或者蛭石,随后盖上湿毛巾,放在温度为25-30°C的环境中进行催芽,每天翻动2次,当种子露白后就可以播种。
2、育苗
(1)配制营养土:准备腐熟农家肥30%、草炭30%、陈炉灰20%、农田土20%(无农药残留),而且还要加入磷酸二铵50g/kg营养土。
(2)采用营养钵育苗:准备好大小为8×12cm的营养钵,每个营养钵中播1粒种子,播种的深度为2cm,随后覆土2cm并浇透水。
(3)温湿度管理:适宜芦笋发芽的温度为25-28°C,出苗之后温度为25°C,不宜高于30°C,也不宜低于8°C,将土壤保持在湿润状态。因为刚出苗的幼苗根系比较弱小,因此在干旱的时候需要及时浇水,同时也要注意除草。
(4)定植前的准备:在定植前7-10天合理的进行通风炼苗,使芦笋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达到健苗标准,要求有地上茎3条以上,地下贮藏根5-7条。
3、定植
(1)选地: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疏松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
(2)整地施肥:将土地深翻20-25cm并起垄,垄宽12-14m,每亩还要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三元复合肥25kg作为底肥。
(3)定植:定植的株距一般为30-40cm,可以用铁锹挖出定植沟,深30cm,宽30-40cm,在沟内施入三元复合肥25kg+有机肥1500kg(每亩),并混合均匀,随后再撒入厚度为10cm的表土,要求沟的中心稍微高一些。随后把笋苗放入沟内,大壮苗每穴1株,弱小苗每穴2株,接着覆土浇水。在芦笋后续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进行中耕除草,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二、芦笋的种植时间
1、种植时间
一般可以春季的4-5月种植芦笋,若是大棚种植一般可以在8-9月种植,但具体的种植时间还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2、种植条件
(1)光照:芦笋喜光,对于光照的需求量比较大,若光照不足便会影响生长,因此在芦笋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为它提供足够的光照,避免影响到产量。
(2)水分:芦笋比较耐旱,保水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在采笋期不能出现缺水现象,若缺水严重会影响产量,因此需要将土壤保持在湿润的状态,但是田间不能够有积水,避免出现沤根腐烂的现象。